酿造及生物能源技术事业
  • 首页(current)
  • 应用领域
    • 食用酒精及燃料乙醇
    • 白酒
    • 葡萄酒
    • 黄酒料酒
    • 酱油
    • 食醋
    • 啤酒
  • 应用技术
    • 食用酒精及燃料乙醇
    • 白酒
    • 葡萄酒及果酒
    • 黄酒
    • 食醋
    • 酱油
    • 啤酒
  • 科普知识
    • 白酒
    • 葡萄酒
    • 酒精
    • 酱醋
    • 精酿啤酒
  • 新闻中心
  • 展会活动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应用领域
  • 食用酒精及燃料乙醇
  • 白酒
  • 葡萄酒
  • 黄酒料酒
  • 酱油
  • 食醋
  • 啤酒
应用技术
  • 食用酒精及燃料乙醇
  • 白酒
  • 葡萄酒及果酒
  • 黄酒
  • 食醋
  • 酱油
  • 啤酒
科普知识
  • 白酒
  • 葡萄酒
  • 酒精
  • 酱醋
  • 精酿啤酒
新闻中心
展会活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中心

孙宝国院士领衔百余行业翘楚在宜共话“酒远大计”

背景图   最新.jpg

7月19日,第二届多菌种纯种微生物应用技术论坛在湖北宜昌举行,活动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酿酒科技杂志社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酿酒大师赖登燡,天津科技大学肖冬光教授,贵州大学邱树毅教授,湖北工业大学李欣教授,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酿造技术总监李志军,以及来自全国各白酒及相关企业、高校的16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发展委员会秘书长、白酒国家评委葛向阳博士主持,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股份公司总经理李知洪代表承办单位致辞。

1.jpg

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股份公司总经理李知洪致欢迎词


李知洪说,三十多年来,安琪始终助力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技术成果。30年的时间,酿酒行业经历了从要产量到要质量要风味的转变,安琪的产品也由单一的酿酒酵母发展到复合酒曲、复合功能菌系列产品。在白酒绿色循环经济领域,安琪开发的酿酒曲产品,相对于原工艺提升了复糟酒的品质与产量,降低了白酒企业酒糟后续环保处理的难度,并帮助在后续饲料、肥料产品的开发上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实现真正的绿色循环。


李知洪表示,今后安琪也将建立完善与用户的互动机制,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探索开发不同香型白酒复合功能微生物的个性化产品,逐步扩大现有传统酿造领域微生物生产的固态发酵产能,进一步推动白酒行业实现“精准控制微生物”。


第二届多菌种纯种微生物应用技术论坛

围绕“探索白酒健康因子,精准控制微生物”主题,专家们纷纷作了精彩报告。

孙宝国.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作报告


孙宝国院士在报告中向大家展示了新构建的白酒挥发性物质数据库,同时分享了团队新的科研成果,即首次发现了存在于白酒和青稞酒中的乳酸丙酯,以及首次在白酒中发现了多肽及其保健功能,为今后白酒中健康和风味的持续探索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孙院士强调:白酒是中国国酒,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让“baijiu”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我们还需要在实现白酒生产现代化和白酒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


赖专家.jpg

中国酿酒大师赖登燡作报告


对于浓香型白酒来说,“增己降乙”工艺的开发及运用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赖登燡大师在报告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培养己酸菌、适当控制醋酸菌生长的办法,为浓香白酒生产过程中“增己降乙”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肖专家.jpg

天津科技大学肖冬光教授作报告


白酒中风味成分错综复杂,但酯类物质却是很多酒类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质,因此,酯类物质的研究一直都是业内的重要课题。天津科技大学肖冬光教授在报告中对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形成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读。他指出,酸酯含量高是中国白酒区别于外国蒸馏酒的主要特征,适当调节发酵体系的酸度,可调节酯的合成量和不同酯之间的比例,从而形成不同风的白酒。


邱教授.jpg

贵州大学邱树毅教授作报告


酱香型白酒作为我国白酒四大基本香型之一,其工艺的复杂性及酒体成分的丰富性在中国白酒中也是数一数二。来自贵州大学的邱树毅教授带来了关于酱香大曲中的高温放线菌的研究报告。邱教授在报告中对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和酱香大曲的制作工艺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阐述了酱香大曲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为今后对于放线菌在酱香白酒中的功能性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欣.jpg

湖北工业大学李欣博士作报告


湖北工业大学李欣博士在论坛上分享了芽孢杆菌与酵母混酵氨基酸的代谢特征。通过选择四种酵母分别与两类芽孢杆菌混合发酵,发现混酵的丰富多样性和差异性。这一研究能够明确不同微生物在共酵情况下不同的风味定向趋势,从而有效改善白酒的风味和健康因子,提升中国白酒酿造产业的技术和效率。


徐岩团队.jpg

江南大学徐岩教授团队任聪博士作报告


江南大学涂岩教授团队所作的“微生物组学驱动下的多菌种发酵技术”报告,分析了当前多菌种发酵技术在酿造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报告将中国白酒与西方蒸馏酒进行对比,中国白酒风味独特,来源于其复杂而多元的酿造过程。据悉,中国酒在发酵中微生物所产生的风味物质高达1500种以上,而西方酒只有100多种风味物质。优势与劣势并存,报告指出,如何提高优品率是现今中国白酒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李总监.jpg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酿造技术总监李志军报告


作为安琪公司酿造技术总监,李志军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第一届论坛提出的“天人合一,内寻外加”的理念,接着探寻了微生物与风味的关系、分析了纯种微生物制剂的优势。最后,从霉菌、细菌、酵母菌、放线菌4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了最近关于多菌种纯种微生物制剂研究的进展。



在本届论坛上,安琪公司推出了新产品:白酒复合功能菌——“微集芬”。遵循“内寻外加,自然强化”的理念,由“微集芬”构成的核心微生物群,在白酒微生物自然环境的风味代谢中定量调控香味物质和健康因子。


本届论坛呈现出中国白酒发展的如下特点:


第一,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将白酒"说得清,道得明"尤为重要。


第二,中国白酒的多菌种发酵属性决定了未来中国白酒微生物的研究将由单一菌种研究转向共生代谢研究领域。


第三,随着白酒微生物探索的不断进步,中国白酒的香型限制将实现突破,中国白酒酿造的定向风味发酵将成为现实。

更多内容

  • 23/8/22【新闻中心】啤酒酵母上新啦!性能出圈,夏日必备~
  • 23/8/22【新闻中心】新品上市|千年曲香,铸成“清香风骨”
  • 23/7/07【新闻中心】红曲——传承千年,造就佳酿
  • 23/7/07【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 安琪参加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酿酒师培训教材编写工作
  • 23/7/06【新闻中心】展会回顾 | CBCE 2023完美收官
服务电话:0717-6353619 | ©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 xml地图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B2-20070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