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始创于我国,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酱油酿造过程中,由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把原料中不溶性高分子物质分解成水溶性低分子物质。这些分解的物质经过相互结合、多级转化和微生物自溶作用,生成种类繁多的呈味、生香和营养成分。最终构成了营养丰富、香味独特的酱油。
传统酱油酿造是利用天然气温变化的规律, 按照“春曲、夏酱、秋油”的生产时序,在气温较低的春季制曲,制醪。制曲时创造适宜的养分、水分、温度、湿度等条件,使自然存在于制曲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竞争生存。
酱油的发酵实际上是多菌种、多酶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以酵母菌为代表的多菌种发酵是优质酱油生产的必须条件,而合适的温度条件是满足多菌种发酵的前提。各种酶系的作用适宜温度高低都不同。例如淀粉酶一般最适宜温度是55~60℃,蛋白酶、多肽酶的适宜温度为42~45℃,果胶酶、脂肪酶、酯化酶的最适温度在30~35℃。温度高,酶促反应快,但是酶失活也快。温度低,酶促反应慢,但是酶不易失活,只要时间充足,酶促反应可以持续进行。所以,因此来看,如果要使各种酶系都发挥较高的功效,发酵温度宜低不宜高。如果采用55~60℃,或者42~45℃较高的发酵温度,只能加速淀粉质原料和蛋白质水解的过程,一些适温较低的酶系容易降低酶活甚至失活。同时,一些重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等不能生长代谢,而酵母菌等微生物正是酱油香气形成的最重要来源,所以不能为产生丰富的营养及风味物质的产生创造条件,因此通过高温发酵而产生的酱油尤其在香和色上要差些。
我国在解放后,针对现实国民需求,开发了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经过多次改进后,产品质量虽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与传统酿制方法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分析起来,主要是由于低盐固态发酵工艺不具备多菌种发酵的条件。目前的低盐固态工艺,虽然很多已经采取了双菌或者多菌制曲,成曲酶活力也高,酶系较单菌曲广,但是前发酵温度在43~45℃,在此温度下酵母、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不能生长,而且适温较低的酶系也容易受到破坏。因此,该工艺主要只能完成蛋白质和淀粉的水解,给产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低温是保证多菌种、多酶系共同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但是在现今酱油发酵工艺中,为了提高酱油发酵效率,单纯追求米曲霉的生化性能好、酶活力高等特点,逐步演化成为单菌种制曲,通过这种方法,一是缩短了制曲时间、提高了酱油生产效率;其次酱油的全氮、氨氮指标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达到质量合格标准,因此在我国的一些高盐稀低温发酵生产企业中,虽然其采用的技术工艺比较先进,反而产出的确是中、低档酱油,原因就是虽然低温发酵,但由于制曲和环境中的有效微生物有限,而达不到较好的菌种发酵效果。很多酱油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门建立酵母扩配线,为的就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类产香微生物,加速酱油的产香和调熟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些工厂直接购买干酱油酵母制品,l比如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酱油酵母系列产品,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活化添加,这种方法相比酵母自扩配添加来说更加方便省事,而且避免了扩配质量波动、菌种退化等风险,既节省了人工原料消耗,又简化了生产流程,保证稳定生产,是值得推广的新型工艺方法。
目前,在日本市场上,传统酱油工艺酿造产品占80%以上。而在我国台湾地区,通过传统工艺酿造酱油产品占市售产品的90%以上,而且传统工艺酿制酱油售价至少是非传统工艺酿制酱油售价的2倍以上。传统酿制酱油与非传统酿制酱油在全氮、氨氮等硬性指标上相差不大,但是在风味口感上确有显著差异,说明酱油传统酿制方法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要想获得高品质的酱油,最终首先必须先满足“多菌种、多酶系”发酵,因此降低发酵温度、多菌种制曲、在发酵过程中补充酵母、乳酸菌等产香微生物、保证必要的发酵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最终酱油产出品质,生产出口感佳、风味好的优质酱油。